服务热线:021-60766769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联系我们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高职教育课程探索


———以电子技术类专业为例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相关文件颁布,国家从战略层面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了顶层设计。全国各省市也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体系化发展,特别在打通中职、高职及应用型本科的上升通道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形成了技能高考模式、五年一贯制、单考单招模式及“3+2”(或“3+3”)衔接模式等。尽管高职院校招收中职生源学生的比例在不断扩大,但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过程尚未紧密衔接。
十多年来,职业教育专家对中高职课程的衔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并提出了总体改进方案。相关研究多以职业岗位技能需求为主线,以岗位技能复杂度作为划分中高职开设课程的依据,将知识性弱、技能复杂度低、强调操作(经验积累)的课程归入中职课程体系,将知识及技术技能复杂度高的课程归入高职课程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中高职课程的衔接,这对中高职课程体系合理构建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层面出发,仅仅将职业岗位等级、知识难易、技能复杂度作为中高职课程设置及衔接的依据还不够,应当从受教育者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职业岗位技能需求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层级的递进提升的角度来合理构建中职、高职甚至应用本科的课程体系,既体现专业知识分层递进、专业技术由浅入深,又重视数理逻辑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适应职业教育自身的系统性与内生性。
1、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现存问题
中高职教育属于同一性质教育的两个层次,二者间有许多复杂而矛盾的问题需要解决,如不在办学实体层面实施中高职衔接,那么中高职衔接就很可能流于空谈。事实上,当前除了开展“3+2”或“3+3”合作的部分中高职院校外,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对中职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专业技能水平缺乏足够了解,中职学校也不了解高职院校对生源的要求,即中高职院校对中职学生毕业标准(包括综合素质能力标准、专业技能需求标准)没有达成共识,导致培养目标衔接不畅,进而造成专业课程体系衔接不畅。
1.1培养目标衔接不畅
从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直至应用本科和专业研究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完整体系,即职业教育本身是自成系统的。职业教育既要实现对受教育者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也要帮助受教育者实现可持续发展,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体系来说,低阶段的教育应当为高阶段教育输入人才,高阶段的教育要以低阶段输出对象的水平为起点,构建恰当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当前,很多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课程设置以技能培养为目标,但忽略了学生进一步深造求学所需的“认知心理”和“心智”的培养。所谓“心智”指语言逻辑思维能力、数理逻辑分析能力、再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
以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对应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有些学校数学课程学时偏少,无法满足培养数理逻辑分析能力的要求。高职阶段学习复杂电路系统设计需要应用高等数学知识进行计算、推导,没有中职阶段的数理逻辑培养基础,高职阶段的数理逻辑能力培养就无从谈起。有些学校以电子电工技术课程取代物理课程,相当于用技能培养取代思维分析能力培养,不利于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高职阶段的学习。这种情况在中职各专业中普遍存在。
1.2专业课程衔接不畅
调研显示,中职阶段主要开设电工电子技术、电子元器件识别及基本电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LC原理及应用、电子测量及仪器、电子装配工艺、电子产品营销、传感器技术、EDA技术、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及两三门专业方向类选修课程,高职阶段主要开设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印制电路板(PCB)设计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单片机技术、嵌入式技术、EDA技术、PLC技术、电子系统设计、高频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及3门左右专业方向类选修课。从课程名称上看,重复率超过40%。其中,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LC原理及应用、EDA技术、传感器技术等课程在中职阶段往往只简单讲解原理性知识,不会深入讲授实际设计应用技巧。受限于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学生往往难以全面理解原理性知识,为此,学生在中职阶段学习相关课程并不能为高职阶段学习奠定基础,到高职阶段仍需重学,且这种重复并非螺旋式上升,而是从头开始。
造成专业课程重复设置或互不衔接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岗位有重叠。经对多所院校调研,多数中职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能从事电子产品生产、安装、服务和管理,以及电子设备装配、调试、维修与售后服务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多数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能从事电子产品辅助设计、生产、维修、工艺管理、售后技术服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可见,中高职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都把电子产品生产过程及工艺管理、维修服务、产品检测安装等操作型技能作为培养重点,高职虽然增加了电子产品设计、智能控制技术类的课程,但总体上仍以操作技能为主,导致中高职课程设置重复。第二,中高职教育缺乏职业教育系统内生统一的专业人才成长培养目标。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即便是最基本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管理及生产设备的操作维护,其技术技能要求都不断提高,某一阶段的学习是难以适应技术需求变化的。当前,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普遍专注具体的岗位技能,尚未形成专业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视野,导致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衔接不畅。
2、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设计———以电子技术类专业为例
中高职课程设置及衔接的出发点不仅在于岗位技能培养,更在于职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关于职业教育各阶段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技能层级说与人才类型说。技能层级说主张高职教育定位于培养高端技能人才,中职教育定位于培养熟练操作技能人才。实际上,技能的高低本身是个相对的概念,有些专业即使是入门级技能也比另外一些专业熟练技能难度大。人才类型说主张中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技术是提供给社会的货物和服务之生产方法的总和,是在利用自然物质和自然力并考虑自然法则的情况下关于产品、装置和工艺的创造性的工作;技能是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技能可看成是个体应用技术的能力。从定义上看,技术与技能具有不可分割性,不能作为划分教育层次的依据。应以教育部2015年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及2018年发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征求意见稿)》为基准,从各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文化基础、学习水平、可持续发展及目标岗位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设计中高职课程体系、教学标准及相互衔接方案。
2.1人才培养目标衔接设计
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衔接是课程体系衔接的基础,应重点关注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目标和适应岗位层次化需要的职业技术技能目标的设定和衔接。将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所涉及的综合素质目标和职业技术技能目标进行细化,即可形成层次化的中高职电子技术类专业培养目标及衔接体系。中职阶段将综合素质目标设定为个人修养、职业素养、数理逻辑能力、资料查阅能力、写作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相应,高职阶段将综合素质目标设定为人文修养、职业素养、逻辑思维能力、资料(含外文)查阅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中职阶段岗位职业技术技能目标主要针对电子产品制造技术、电子产品应用与维修技术和电子产品营销员岗位设定。高职阶段岗位职业技术技能目标主要针对电子产品生产制造技术、电子产品开发技术和电子产品营销技术岗位设定。岗位类别设定体现了对应关系,岗位技术技能目标设定体现了进阶衔接的关系,具体见表1。

表1 中高职电子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衔接设计
2.2课程体系衔接设计
根据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要求,课程体系衔接同样有两个重点,一是综合素质课程的衔接,二是专业课程的衔接。
中职阶段主要开设德育、语文、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综合素质课程。其中,语文课程重点培养语言逻辑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数学课程重点培养数学逻辑分析能力,使学生能适应高职电子类专业的学习;物理课程重点讲解电磁场学知识;英语课程重点为后续大学英语及专业英语学习打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重点讲授计算机基本原理,培养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的能力。高职阶段对应开设思政类、素质类、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英语和计算机高级应用等综合素质课程。其中,高等数学(工程数学)重点培养利用数学工具进行电子电路分析设计的基础能力;大学英语课程主要为专业英语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具备查阅英文资料和进行英语交流的能力;计算机高级应用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安装调试、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培养熟练进行高级办公自动化操作、快速编写产品说明书及产品和设计说明演示文稿的能力。
在专业课程衔接方面,中职阶段应把向高职输送合格毕业生作为目标之一,高职阶段必须充分考虑中职生源学生的培养与普通高中生源学生培养的差异,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上要有序衔接。例如,中高职电子技术类专业都开设单片机技术相关课程,基于认知规律和认知能力,中职学生应着重掌握基本型号单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景,认知部分汇编指令和程序,形成对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基本认识,而高职学生则应掌握各种常用型号单片机的应用技术及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技巧。基于这种思路,设计了中高职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和专业拓展课程(不含实训实习课程)的衔接方案,见表2。

表2 中高职电子技术类专业课程衔接方案
3、结束语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是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环节。中高职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衔接必须建立在人才培养目标衔接的基础上,且需要以其他教育环节的衔接为支撑。职业教育体系面临多维度、较复杂的细节,需要中高职院校跨校、跨地区组建教学指导委员会,协调、指导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标准及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形成完善的制度性安排。

上海育仰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立于上海,心怀天下
生产基地:上海松江工业园
销售中心:上海市嘉定区鹤旋路26弄22号
电话:021-60766769 传真:021-60766769 公司邮箱:yuykjsb@126.com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98号 教学设备|机械教学模型|楼宇实训设备|维修电工实验台:上海育仰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6023097号-1
展开